“饮酒者,乃学问之事,非饮食之事也。”
——黄周星《酒社刍言》
酒,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文化符号,其发展历程几乎与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步。从远古时期的自然发酵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技术革新,酒不光变好喝了,还被赋予了很多文化意义。
壹|夏商周时期:礼仪之酒
在夏朝的历史记载中,如《世本》所述,“仪狄始作酒醪,变五味。少康作秫酒。”少康即是杜康,他作为夏王朝的五世国王,亲自造酒,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程度。由此推断,秫酒应该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酒名,这种酒通常是用粘性高粱或稻谷酿造而成。至商朝,酒文化更加丰富多元,体现在酒的种类上有了“酒”、“醴”与“鬯”之分。酒是用黍酿成的;醴则是用藥(niè)酿造的甜酒;鬯(chàng)是用曲、小米和某种香料酿制而成,是一种祭祀用酒。
在商周时期,酒被视为神圣之物,主要用于祭祀先祖和神灵,体现了“酒以成礼”的观念。《礼记》中记载了多种与酒相关的礼仪制度,如“六饮”、“五齐”、“三酒”,规定了不同场合下酿酒的原料、工艺及饮用的规范。
据《周礼》记载,周代设有专门负责酿酒的官员——“酒正”,负责监督酿造供天子祭祀用的“六饮”。其中,“五齐”为酿造过程中的五个阶段酒液,“三酒”则根据季节和用途分为“事酒”、“昔酒”和“清酒”。同时,周朝倡导酒礼酒德,民俗活动开始以酒为主体,酒仪⽂化出现。
贰|春秋战国:酒行外交
春秋战国时期,随着生产力显著提升和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,使得酿酒行业蓬勃发展,酒文化也得到空前的发展。
那时候,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喝酒聊天,酒馆文化蔚然成风,酒不仅成了聚会时必不可少的东西,还在军事策略、政治博弈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衍生出众多与酒相关的历史典故与传奇,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“鲁酒薄而邯郸围”、“秦穆公赐酒施恩惠”及“楚庄王觥筹绝缨饮”。
除此之外,这一时代的文献如《论语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等经典作品,里面也经常提到酒,可以看出酒在那个时代是多么重要,它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叁|秦汉时期:酒政初现
进入秦汉,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,对酒的生产和销售开始有了严格的控制,实施了酒税制度,以此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。如《史记》记载的汉武帝“榷酤”制,既增加了国家财政,也推动了酒政的规范化。
汉朝初期的法律禁止民间聚会饮酒,统治者为减少五⾕消耗,下令禁酒,出现了酒政⽂化。后来由于地方官府扩大禁酒范围,引起民众反感和抗议,为此汉宣帝专门下诏书予以纠正。汉朝人饮酒之风又开始盛行,饮酒逐步与祭祀和各种节日饮酒、上巳饮酒、婚礼饮酒、人酺饮酒等结合起来。除此之外,在一些著作里能感受到文人用酒释放各自的情怀。邹阳《酒赋》写道:“清者为酒,浊者为醴。庶民以为欢,君子以为礼”。刘邦酒酣,击筑自唱《大风歌》;项羽败局已定,半夜起来饮酒抒怀,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,留下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的千古绝唱。
肆|魏晋南北朝:文人风骨
魏晋时期的饮酒场景颇有放纵之风,甚至有些悲情含在里边。这个时期通过“九品中正制”考核人才,以门第、出身为基础使得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士族”的现象愈演愈烈,严重挫伤了贫寒志士的上进心。
仕途受阻的文人才子便借酒消愁,演化成魏晋时代的主流酒风,著名的“竹林七贤”即阮籍、嵇康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王戎、阮咸就生长在这个时期。他们以竹林为佳境,拿美酒当消遣,成为后人谈酒必选的样板人物。另一方面,政策推行让酒有了合法地位,出现了酒税,酒财⽂化出现,名⼠借酒抒情,出现了曲⽔流觞的习俗。南北朝又有一些区别,北朝盛行豪饮之风,南朝饮酒则是优雅之风。
伍|唐宋时期:诗酒风流
唐宋两代酿酒业兴盛,酒的品类非常多,且常以“春”字来命名,如:石冻春、剑南春、皇都春、十洲春、海岳春、蓬莱春、秦淮春、丰和春、谷溪春等。诗人苏轼曾在惠州的罗浮山下酿酒,取名为“罗浮春”;欧阳修守郡滑县曾造酒,名“冰堂春”,其酒色泽红润,味道醇厚,颇受大家喜爱。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最繁盛的时期,唐诗宋词犹如繁星密布。酒结缘墨客,酒⽂化⾼度发展期,唐诗促进了酒的发展,因为酒,也留下名随千古的唐诗,称作酒章⽂化。
在宋朝,上至宫廷,下至村寨,酿酒作坊,星罗棋布。宋代酒名不胜枚举,仅在张能臣的《酒名记》中就记载了200多种。
陆|元明清时期:白酒兴起
元朝酒业发展繁荣,元朝引进了外国蒸馏酒技术,开始⺠间推⾏,元朝人受蒙古族习惯的影响,喜欢大杯喝酒,大块吃肉,并且执意求醉,不醉不归,尽显狂野之风。
明清以后,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品,每逢佳节节令,“专用酒”十分流行,如元旦饮椒柏酒、正月十五饮填仓酒、端午饮菖蒲酒、中秋饮桂花酒、重阳饮菊花酒。由于明清时期起义烽烟不断,清王朝不御外侵,百姓四处迁徙避患,酒已经具有区域性,简称酒域⽂化,开始流⾏专⽤酒。清代有“酒品之乡,京师为最”之说,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们比较崇尚黄酒,中下层百姓则多喜欢价廉味浓的烧酒,渐渐发展为烧酒当道,如“茅台烧春”等名酒的流行。发展至此的原因很多,比如寻求高度酒的刺激等,但最重要的一条,是烧酒比黄酒的性价比高,喝酒不再只是贵族或文人的事,普通百姓也能享受。为节省成本,很多人改饮烧酒。
柒|现当代
当下,酒文化的核心便是“酒民文化”。人的酒行为更为普遍,酒与人的命运更为密切,酒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,贴近“生活”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。全⺠皆酒,酒更加贴近⽣活,酒在⽇常⽣活中⽆处不在。逐渐酒演变成⼀种社交⼯具,可以说中国的白酒文化实则是一种社会文化。